时间:2025-01-06 12:11:52 www.rili.xin 日历网
2025年腊八节是2026年1月26日,农历2025年十二月初八,星期一。腊八节,即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,前身为古代的腊日,是上古重要的年终祭祀日,起初并没有固定时期,直到魏晋南北朝时,才固定在腊月初八。十二月初八也是佛教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之节日,后逐渐也成为民间节日。又称为“法宝节”“佛成道节”“成道会”等。
腊八粥,又称“七宝五味粥”、“佛粥”、“大家饭”等,是一种由多样食材熬制而成的粥。腊八粥的最早文字记载在宋代。南宋吴自牧《梦粱录》载:“此月八日,寺院谓之腊八。大刹等寺,俱设五味粥,名曰腊八粥。”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,已有一千年以上了。每逢腊八这天,不论是朝廷官府、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。到了清朝,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。
在我国北方,有“小孩小孩你别馋,过了腊八就是年”之说,过腊八意味着拉开了过年的序幕。每到腊八节,北方地区忙着剥蒜制醋,泡腊八蒜,吃腊八面腊八粥。在南方腊八很少提,腊八节是典型的北方节日。
腊八节的风俗有腊八粥、祭祀、腊八面、腊八豆腐、腊八醋、腊八蒜、吃冰、麦仁饭、煮五豆、腊八饭等。
1、腊八粥
腊八粥,又称“七宝五味粥”、“佛粥”、“大家饭”等,是一种由多样食材熬制而成的粥。腊八粥的最早文字记载在宋代。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,已有一千年以上了。每逢腊八这天,不论是朝廷官府、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。到了清朝,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。
腊八这天我国一些地方有喝腊八粥的习俗,不同地区腊八粥的用料虽有不同,但基本上都包括大米、小米、糯米、高粱米、紫米、薏米等谷类,黄豆、红豆、绿豆、芸豆、豇豆等豆类,红枣、花生、莲子、枸杞子、栗子、核桃仁、杏仁、桂圆、葡萄干、白果等干果。
2、祭祀
从先秦开始,腊八节就有祭祀祖先、神灵,祈求丰收和吉祥的的习俗。而且,腊八节还是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,是佛教徒的节日。所以,在腊八节这天祭神、敬佛、祭祀祖先,有祈求神灵、佛祖、先人庇佑的好兆头。
3、腊八面
腊八面,即腊八节的节令食品。流行于陕西关中地区,在陕西省渭北一带的澄城地区,腊八节一般是不喝粥的,每年的农历腊月初八早上,家家户户都要吃碗腊八面。
以面和各种豆类(红豆为住)为原料,面需做成韭叶面(韭菜叶的宽度相等的面条)备用;红豆提前泡一晚,腊八这天用来熬汤,待水开时转小火至红豆熟透,中火煮面。同时熟油将葱花爆香,面煮好后将葱花油泼入锅中。
4、腊八豆腐
“腊八豆腐”是安徽黔县民间风味特产,腊八前后,黔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,民间将这种自然晒制的豆腐称作“腊八豆腐”。
5、腊八醋
在北方地区有在腊八这天用醋泡大蒜的习俗,名“腊八醋”。腊八醋,要泡到大年初一,初一吃饺子,要吃素饺子,取一年素素净净之意,蘸腊八醋吃,别有一番滋味是。“腊八醋”不仅味道醇正,而且久放不坏。
6、腊八蒜
华北大部分地区在腊月初八这天有用醋泡蒜的习俗,叫腊八蒜。 腊八蒜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,其材料就是醋和大蒜瓣儿。做法也是极其简单,将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到一个可以密封的罐子,瓶子之类的容器里面,然后倒入醋,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。慢慢地,泡在醋中的蒜就会变绿,最后会变得通体碧绿的,如同翡翠碧玉。
7、吃冰
腊八前一天,人们一般用钢盆舀水结冰,等到了腊八节就脱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块。据说这天的冰很神奇,吃了它在以后一年不会肚子疼。
8、麦仁饭
西宁腊八节并不喝粥,而是吃麦仁饭。腊月初七晚上将新碾的麦仁,与牛羊肉同煮,加上青盐、姜皮、花椒、草果、苗香等佐料,经一夜文火煮熬。青海传说中说,农历十二月八日是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,成道前有牧羊女献乳糜,用香谷及果实造粥供佛,那粥就是麦仁粥,成了后来青海的“腊八粥”。后人根据这种做法,在青海人的饮食里造了这味饮食。也开始在餐馆里流行。
9、煮五豆
有些地方过腊八煮粥,不称“腊八粥”,而叫做煮“五豆”,有的在腊八当天煮,有的在腊月初五就煮了,还要用面捏些“雀儿头”,和米、豆(五种豆子)同煮。据说,腊八人们吃了,来年不危害庄稼。煮的这种“五豆”,除了自食,也赠亲邻。每天吃饭时弄热搭配食用,一直吃到腊月二十三,象征连年有余。
10、腊八饭
河南人吃腊八饭,是小米、绿豆、豇豆、麦仁、花生、红枣、玉米特等多种原料配合煮成,熟后加些红糖、核桃仁,粥稠味香,喻意来年五谷丰登。
节日主题游:深度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节日,是时间的印记,是文化的传承,每一个节日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,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,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,我们往往忽略了节日的深层意义,仅仅将其视为休息和娱乐的时光,节日主题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,正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,它不仅能够让我们在旅途中放松身心,更能够让我们深度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,感受民族精神的传承。主体:节日主题游能够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
73个网友看过 2025-09-02
民俗摄影技巧:如何拍出年味十足的照片春节,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,承载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和深厚的民族情感,在这个喜庆的节日里,家家户户张灯结彩,欢声笑语,处处洋溢着浓厚的年味,作为一名摄影师,如何捕捉这些珍贵的瞬间,拍出年味十足的照片,成为了一项挑战,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民俗摄影技巧,帮助您记录下这个特殊节日的美好瞬间。主体:了解民俗文化,捕捉节日特色要想拍出年味十足的照片,首先要了解春节的民俗文化
80个网友看过 2025-09-02
非遗传承人访谈:坚守传统的老手艺在现代社会,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,许多传统手艺逐渐被边缘化,甚至面临失传的危险,仍有一些非遗传承人坚守着传统的老手艺,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,将古老的技艺传承下去,本文将通过对一位非遗传承人的访谈,探讨他们坚守传统的原因和意义。主体:非遗传承人,是指那些掌握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人,他们不仅是技艺的传承者,更是文化的守护者,在访谈中,我们了解到,非
143个网友看过 2025-08-31
节日经济观察:传统习俗的商业化之路节日,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承载着丰富的历史、文化和情感价值,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,节日逐渐演变成了一种经济现象,即节日经济,在这个过程中,传统习俗的商业化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,本文将从节日经济的角度出发,探讨传统习俗的商业化之路。主体:传统习俗的商业化背景经济发展: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,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,消费能力也随之增强,节日作为一种特殊的消费
44个网友看过 2025-08-27
中西方节日对比:文化差异的有趣发现节日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它反映了不同民族的历史、传统、信仰和价值观,中西方节日作为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体系,各自具有独特的魅力和特点,本文将从中西方节日的起源、庆祝方式、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对比,探讨文化差异的有趣发现。主体起源与历史背景中国节日多源于古代农耕文化,如春节、中秋节等,都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,西方节日则多源于宗教信仰,如圣诞节、复活节等,与基督教有着紧密
46个网友看过 2025-08-22
寒衣节,又称“祭祖节”,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,主要流行于北方地区,在这一天,人们会烧纸祭祖,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,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,传统的烧纸祭祀方式逐渐受到质疑,本文将从环保祭祀新方式的角度,探讨寒衣节烧纸禁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。寒衣节,这个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底蕴的节日,自古以来便有着烧纸祭祖的传统习俗,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,这种传统祭祀方式逐渐受到质疑,本文将从环保祭祀新方式的角
41个网友看过 2025-08-22
三月三上巳节:消失的春日祓禊习俗三月三上巳节,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,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,祓禊习俗是上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,它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,随着时代的变迁,这一习俗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,本文将探讨祓禊习俗的起源、演变及其消失的原因,以期为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提供借鉴。主体祓禊习俗的起源祓禊,又称“洗禊”,源于古代祭祀仪式,据周礼·春官·大宗伯记载:“春
27个网友看过 2025-08-21
二月二龙抬头:理发与饮食的讲究二月二,龙抬头,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,这一天,人们会理发、吃龙食,以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、五谷丰登,本文将从理发与饮食两个方面,探讨二月二龙抬头的讲究。主体理发二月二龙抬头,理发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,在这一天理发,寓意着“剃龙头”,象征着除去旧年的霉运,迎接新的一年,理发还有以下讲究:选择吉时:二月二龙抬头,理发要选择吉时,一般是在早晨进行,因为早晨是龙抬头的时间,寓
178个网友看过 2025-08-21
腊月二十三祭灶:糖瓜粘的甜蜜寓意腊月二十三,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,也是祭灶节,在这一天,人们会准备糖瓜粘来祭拜灶神,以祈求来年家庭平安、幸福美满,糖瓜粘的甜蜜寓意,不仅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也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。主体:糖瓜粘,又称灶糖,是一种用麦芽糖制成的糖果,它色泽金黄,形状各异,有的像瓜,有的像果,寓意着丰收和吉祥,在腊月二十三这一天,人们会将糖瓜粘贴在灶台上,以示对灶神的敬意,糖瓜粘的
91个网友看过 2025-08-16
小寒进补指南:药膳食疗配方大全小寒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,标志着冬季的深入,在这个时节,气温逐渐降低,人体阳气潜藏,阴气渐盛,小寒时节的养生重点在于温阳散寒,增强体质,药膳食疗作为中医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,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,可以达到调养身体、预防疾病的目的,本文将为您介绍小寒时节的药膳食疗配方大全,帮助您在这个寒冷的季节里,保持健康活力。主体:温阳散寒类药膳小寒时节,气温较低,人体容易感
36个网友看过 2025-08-13